- 贡献
- 0
- 金钱
- 43
- 性别
- 保密
- 威望
- 0
- 最后登录
- 2013-8-25
- 精华
- 0
- 帖子
- 644
- 积分
- 687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11-6-21
- UID
- 71341059
- 贡献
- 0
- 金钱
- 43
- 性别
- 保密
- 威望
- 0
- 最后登录
- 2013-8-25
- 精华
- 0
- 帖子
- 644
- 积分
- 687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11-6-21
- UID
- 71341059
|
[color="#008080"]中 国新闻网 《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出日本旅华作家加藤嘉一的文章《“有关部门”缘何神秘?》。文章说,一则网络调查指中国“有关部门”最神秘,但冷静思考能发现,“有关部门”本身一点也不神秘,尤其从新闻报道角度,保护消息来源很正常,不过,滥用“有关部门”之说不合新闻职业精神。而“有关部门”的蔓延也必然牵涉到部门太多,无法从职能分工角度判定事务由哪一部门来服务的现实困境。
文章摘编如下: 日前,某网站上的一则网络调查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在这个题目为“中 国最神秘的部门,你认为是……”的调查中,投票率最高的是“有关部门”,为92%。尽管该投票可谓“纯属娱乐”,但也可从中看出,老百姓对反复出现的“有关部门”有成见。 “有关部门”到底有多神秘?笔者平时在写作的过程中,根据选题,经常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咨询状况。但几乎从未获得过让笔者满意的答案,许多回答者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我不知道你要了解的情况,问问有关部门吧。”如果笔者接着问:“您说是哪一个部门?”对方十有八九会说:“这个我怎么知道?”令人哭笑不得。 但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就能发现,“有关部门”本身一点也不神秘。尤其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讲,保护“消息来源”是再正常不过,再应该不过的了。随随便便暴露“据加藤嘉一透露……”绝不符合职业道德和精神。因此,无论哪个媒体,向观众、读者传出的“据有关部门”、“据有关人士”等说法是严格遵守职业规范的结果,并不值得从神秘性的角度进行任何讨论。 不过,据笔者所知,中 国部分媒体人士最近有意或无意中使用,甚至滥用“有关部门”。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必须保护消息来源的同时,尽可能公开消息来源也是符合职业精神的。 “有关部门”出现得太多,老百姓也似乎有些麻木了。至于网民嘲笑“有关部门”这一提法的原因,笔者认为,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众所周知,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往往从血缘、地缘、学缘,而不完全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处理工作上的合作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大家过于对“有关部门”保持敏感性跟日语里说的“保身”(保护自身的权益)密不可分。 可想而知,“有关部门”的蔓延也必然牵涉到部门太多,无法从职能分工角度判断或确定这一事务由哪一部门来服务的现实困境。笔者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有关部门”能够褪去神秘面纱,不再成为“难言之隐”或者推托之辞。 [color="#008080"]绿字部分转载自MOP [color="#008080"]无他意,只是想看看这个拿着我们这些消费者的钱,总是拿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忽悠我们的神秘组织长得什么样?看看都是那些王 八 蛋在吸我们的血。只望一见,望勿推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