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贡献
- 0
- 金钱
- 1222
- 性别
- 保密
- 威望
- 0
- 最后登录
- 2015-10-14
- 精华
- 0
- 帖子
- 86
- 积分
- 1308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11-6-21
- UID
- 87537190
- 贡献
- 0
- 金钱
- 1222
- 性别
- 保密
- 威望
- 0
- 最后登录
- 2015-10-14
- 精华
- 0
- 帖子
- 86
- 积分
- 1308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11-6-21
- UID
- 87537190
|
犯法,好大的罪过!您是法官吗?不是请修改。
弹性机制与版权限制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立法者很难准确预测将会出现怎样的新技术、人们将如何使用这类技术以及版权法应如何应对。正如学者所指出的:“法律试图跟上技术的发展,而结果却总是技术走在前头,这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规律。”这样,当立法机关对特定案件的情势并没有表示明确的态度时,法院就常常采用合理使用制度作为一种弹性机制,以便平衡这类案件中版权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利益。例如在1984年Sony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案的判决中,美国最高法院明确指出,应推定非商业性私人复制行为属于合理使用,“不必为了保护对作者的创作激励而禁止对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没有明显影响的私人复制行为,对这种非商业性使用作品行为的禁止只会阻碍人们获得作品的思想,而不会带来任何收益。”而在Lewis Galoob Toys Inc.案的审理过程中,法庭支持原告发行一种“游戏精灵”的权利,这使得任天堂游戏的用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有一些临时性的变化,而在Religious Technology Center案中,法庭认定,在线服务提供者自动张贴源于用户的因特网信息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上述案例都成功地利用版权限制法理解决了法律不时与高新技术发展脱节的矛盾,使得版权法保持面向未来的适度弹性和灵活性。 |
|